石应朋也看着草图,不住的点头。
他感觉这位郡主实在是太神奇了,很多还没有想透的东西,她总是能随时点悟别人。
比如草图上的这架吊车,中间加了一下操作台。通过传动机,吊杆能向任意方向旋转,还能用气缸控制升降高度。
之后,陈柯说道:“老石,以后条件好了,我们能不能把楼盖高一点?不光看起来气派,主要也节省一点用地面积。”
石应朋说道:“这个当然可以。拱券结构的房屋,一般盖两到三层楼问题不大。特别是郡主做了方便的承重柱,只要计算好受力,盖起来进度差不了多少。”
陈柯说道:“不用搞得像教堂那么宏伟,我就想盖一些职工宿舍而已。你说的三层楼,每层多高?和这些草堂一样吗?方便住人吗?”
石应朋说道:“以目前的承重柱,最顶端能保证拱顶离地面三丈,每层有一丈高。因为拱券的结构,顶楼只能做成阁楼,人进去后屋里就像一个土包子,不太舒服。”
陈柯用手托了托下巴,说道:“原来是这样……”
石应朋说道:“还有一种方法,就是像教堂那样,把承重柱分开。第一层用最外围一圈承重,第二层再用靠里层的一圈,这样一层层盖上去。于是每一层房子都会缩小一圈。”
“那改一改地基架构呢?”
陈柯突然又问了一句。
“改地基架构?怎么改?”石应朋有些不解。
陈柯马上又翻过一页白纸,再次画了一个草图。石应朋的目光也随之专注了许多。
“囲?”
“不错,就是‘囲’字型地基。”
陈柯点点头,“中间的井字,和四边都是相连的,井中间的口是起楼的方位,旁边的框架都是地基。它就像大树的根一样,你觉得怎么样?”
“好!”
石应朋回答得很干脆,“太好了!多谢郡主提点,点悟了微臣多年的困扰。如果地基改成这样,底层也可以做到和中间一样高,而且保证不会垮塌。”
陈柯哈哈一笑,说道:“不客气,我也是偶然想到的。”说着又画了一幅承重柱的草图。
石应朋看了,忍不住再次恍然大悟:“原来是这样,我怎么就没有想到?”
陈柯的这幅草图上,承重柱是分奇偶数的。
比如一圈承重柱中,奇数支撑二楼的重量,偶数支撑三楼的重量。只是外表看起来差不多而已。
这其实就是内圈型承重柱的改良版。它当然不是陈柯发明的,而是美国人发明的。
在高楼建筑学科兴起之前,美国人就率先做出了一幢十层高的楼房。